首页 > 时政要闻
8月28日下午,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迎来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多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开放合作发展理念,积极与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平等、普惠、包容发展的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会上介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与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的国际合作表现在多个领域。在数字领域,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数字技术人才,在交流互鉴中助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搭建数字领域合作共赢桥梁,支持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全球数字产业生态;在开源领域,DeepSeek(深度求索)等开源大模型的创新模式有效激发了行业创新氛围,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加快布局开源,开源鸿蒙、开源欧拉为代表的公共产品为全球开源生态贡献力量;在通信领域,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型开放,发布了《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稳妥有序组织实施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组织首批试点地区出台扩大对外开放指南,加强与外资企业沟通对接,截至目前,已有40家外资企业获得试点批复,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超过260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7%;在工业领域,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通过多双边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倡导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发展环境。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与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24个国家、地区以及区域性组织开展机制性磋商交流,推进深度务实合作,共同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合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展望未来,熊继军表示,中国愿与上合组织国家共同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务实合作,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合作发展新格局。在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要加强政策交流,促进数字化转型;深化务实合作,探索技术联合研发;促进开源共建共享,积极落地开源成果;赋能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共享数字红利,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工业领域,要深化能源工业合作;共推工业转型升级;搭建创新合作平台;促进普惠包容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为上合组织国家
培训数字技术人才830余人次
从8月28日下午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召开的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23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3次会议上提出“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开展数字技术人才培训”,2024年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时提出“愿在未来3年向本组织国家提供不少于1000人次数字技术培训名额”的倡议,重点打造“上合之树”数字技术培训系列活动,涵盖数字技术专题课程、技术研讨会、实地教学等多元环节,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数字技术人才830余人次,将提前超额完成3年1000人次的阶段性培训目标,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赋能”的成效逐步显现。
据介绍,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依托新建的广州、重庆数字技术培训基地,以及哈萨克斯坦数字技术交流基地,进一步拓展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在专业领域上涵盖5G应用、大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创新等前沿方向;在培训对象上覆盖政府高级官员、企业技术骨干、高校科研人员等多元群体,着力促进上合组织国家政策对话、经验互鉴与项目对接。
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入做好数字技术人才培训工作,一方面在国内常态化开展“上合之树”系列培训,基于近年来的实践经验,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需求调研,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及高校打造定制化课程体系,确保年度培训目标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将积极走出国门,筹划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举办“上合之树”国际培训活动,邀请全球数字领域专家与领军企业分享前沿成果,同步开展实地调研与合作洽谈,推动培训成果向务实合作转化。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加强数字技术创新
开辟上合组织国家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新蓝海
从8月28日下午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召开的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获悉,中国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愿意充分发挥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携手打造开放、包容、互利的数字产业合作生态,开辟上合组织国家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蓝海。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中国愿意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和政策协同,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更好的落地实施,支持上合组织国家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各国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支持上合组织国家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数字人才培养、数字技术创新等领域合作,鼓励各国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共促开源体系建设,共享数字技术创新成果;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支持各国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创新、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数字产业的产值规模和质量效益,携手提升上合组织国家综合发展实力。
赋能产业升级 共享数字红利
上合组织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加强合作
从8月28日下午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召开的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获悉,上合组织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加强合作,让“上合大家庭”尽早共享合作成果。
这四个方面包括:在政策交流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对接上合组织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牵引,聚焦各国共同关切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标准和政策协同与交流互鉴。在务实合作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推动产业合作为着力点,鼓励和支持产业界与上合组织国家同行一道,合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5G、千兆光网、算力基础设施、陆地光缆等建设和发展,共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上合组织国家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在赋能产业升级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推动建设更多合作示范项目为切入点,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传统基础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携手打造开放、包容、互利的数字产业合作新生态,开辟上合组织国家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蓝海。在共享数字红利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弥合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支持上合组织国家共建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身份等包容性数字服务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对中小企业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升数字技能和素养,促进数字应用普惠共享,让数字技术领域优质合作成果普惠上合组织国家广大民众。
今年前5个月全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从8月28日下午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召开的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获悉,我国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5个月,全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落实“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求,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在第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经济展现较强韧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累计完成905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同比增长9.3%,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累计完成收入70585亿元,利润同比增长12%,出口同比增长5.3%。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新发展,为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的主席国口号,今年6月在新疆克拉玛依成功举行第四次上合组织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部门负责人会议,达成5项重要成果:将机制名称改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长会议”,实现机制建设提质升级;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7项具体行动;签署负责人会议纪要,明确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优先合作方向;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倡议,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开展数字技术人才培训,2023年至今累计培训830余人次;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发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工具箱》,打造上合数字领域务实合作生态。另外,今年7月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召开的上合组织成员国第三次工业部长会议上,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工业领域常设工作组工作条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工业部长会议框架下会展活动组织条例》,为丰富工业部长会议机制、开展务实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分享到: